正文复制


四川政协报/2023 年/8 月/25 日/第 001 版
同心共绘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
——内江市政协扎实开展“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 内江专项行动纪实
邬丹 李举勇 本报记者 黄岚
黄鹤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映照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村民房前屋后新砌的“ 微菜园” 里,辣椒、茄子长势喜人;那红的、紫的三角梅,为入户便道增色不少⋯⋯走进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下坝桥村,一幕幕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好似正在描绘的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
X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提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助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省政协作出开展“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 专项行动的重大部署。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决定,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用 5 年时间推动全市农村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
内江市政协积极响应,坚持高位推动同频共振、高起点谋划重点任务、高标准打造履职品牌、高质量推进协商议政,推动“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 内江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同时,引导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当好“ 政策宣传员”“ 民意收集员”“ 工作监督员”“ 矛盾协调员”“ 带头示范员”,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提劲增速。
以倾听民意为基础
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一栋栋农房干净敞亮,一条条村道整洁有序,与四周用原木木桩围起来的花园相映成趣,村民们坐在竹林下的石凳上乘凉聊天。7 月 3 日,记者走进资中县银山镇碾子湾村,浓郁的田园气息让人心情愉悦,大家都说环境好了, “ 我们的厕所、厨房都改得跟城里一样,现在住村里舒服多了!”
碾子湾村的改变,是内江市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一个缩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多次到各联系村调研,通过集中召开院坝会、逐户开展调研摸底等方式,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开展政策宣传等工作,协助解决内江在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每名政协人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实践者。市政协开展“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 内江专项行动,积极打造“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 建设和美乡村” 履职品牌,并印发工作方案。按照方案,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每人每年负责联系 1 个重点村,实行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挂帅、专委会主任对接协调、市县两级政协联动,创新开展“ 引企入村” 和“ 七送七助” 行动,主动帮助联系村“ 跑项争资”、招商引才、献计出力,帮助联系村理清发展思路、谋划产业布局、实现面貌改善、推进乡村治理,为全市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截至目前,市政协协调安排资金 500 万元用于 10 个联系重点村风貌改善,筹集资金 16 万元改善 8 个镇(街道)敬老院。
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献智出力。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艳梅立足本职工作,主动向上汇报,积极争取覆盖 110 个村、23729 户的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获第一批奖补资金 3590 万元。
截至 6 月,全市已完成危房改造 391 户、改造(拆除)土坯房 432 户、清理违建房 162 户,整治偏杂房、废弃棚舍、残垣断壁 1530 户,完成厨房改造 1827 户、厕所改造 2199 户,建设“ 微田园” 1459 户,新建(改造)公路 68.4 公里,建设自来水管网 9 公里,清理公路边沟 24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