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9 月/6 日/第 012 版关注
科学健身激活“ 双奥之城” 新动能
——北京市政协“ 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专题协商会综述
本报记者 刘彤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 X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正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稳步向前。
作为世界上首座“ 双奥之城”,北京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禀赋条件,科学健身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时尚、城市发展的新动能。8 月 25 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围绕“ 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主题召开专题协商会,与会政协委员、体育行业代表,以及市体育局、民政局、教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求,从强化规范引导、完善支持体系、增强造血功能、加强X的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协商,为更好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建言献策。
体育社会组织 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市政协长期关注首都体育事业发展,连续多年围绕相关议题建言资政、开展民主监督。早在 2016 年,北京市政协就围绕《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开展立法协商;2021 年,围绕“ 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举办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召开议政会;2022 年,围绕“ 用好奥运遗产,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 召开议政性主席会议。
今年,根据北京市委确定的《北京市政协 2023 年协商工作计划》和《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023 年工作要点》,由北京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于 5 月至 8 月牵头组织开展了“ 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专题调研。
从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陈冬介绍的调研情况中了解到,此次调研组成员“ 阵容” 强大,邀请了来自民革、民盟、民进、农工X、九三学社等 5 个民主X派北京市委会,东城、西城、大兴、怀柔等 10 个区政协,市民政局、市体育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调研组突出理论武装,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有深入体育健身场馆、体育社团这样“ 解剖麻雀” 式的实地考察,也有问卷调查、网络议政等征集民意的“ 线上” 调研,800 余人次参加,与 56 家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座谈交流,最终形成四个方面共 12 条建议的调研报告。
调研组认为,无论从结构、规模、覆盖面上看,还是从指导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实际效果看,本市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从组织力量上看,目前登记的市级体育社会组织 126 个、区级体育社会组织 514 个,备案的全民健身团队 11928 个,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 5.8 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6.7 万名,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3.13 名,提前超额实现发展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北京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进入了深刻转型的关键期,呈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特点。 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和迫切的愿望, 信息技术赋能体育运动的大趋势,体教、体医、体旅融合的广阔前景,等等,都给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
第 1 页 共 3 页

的挑战。
对此,调研组的共识是,应当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发展体育社会组织。要坚持首善标准,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实现北京市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北京“ 双奥” 效应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用好北京奥运遗产,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作用,以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产业,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中,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强化规范引导 完善支持体系
“ 体育组织” 和“ 体育社会组织”,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调研组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引领,坚持学习为先,厘清了“ 体育组织”“ 体育社会组织”等概念的内涵。
调研组认为,体育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实现体育方面的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结构形式结合起来, 根据特定规则开展体育活动的社会实体, 一般包括体育行政部门及其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营利性体育组织、未经依法登记的“ 草根性” 体育组织等。
体育社会组织是体育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发展群众体育为目的,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或在街道、乡镇备案的非营利性组织,一般包括体育协会、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即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 、体育基金会、备案的体育健身团队等。
概念清楚了,方向也明晰了。
调研发现,当前北京市体育社会组织还存在组织管理不够规范、支持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比如,一些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定位不清晰、不明确,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缺少支持,影响了日常运行和作用发挥。
协商交流中,与会人员也谈及这些问题。
比如,会上,民进会员、北京葆力阳光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牛立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