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9 月/22 日/第 001 版
发出教研转型的时代“ 声响”
——全国政协“ 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 双周协商座谈会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吕巍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 发挥教研支撑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提出教研的主要任务是做好“ 四个服务”。这一系列文件对充分发挥教研工作重要专业支撑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有体系——基本构建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组织网络;有人干——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指导能力较强、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各领域的优秀教研员队伍;有作为——教研工作有效支撑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了基础教育重大改革。但同时,也暴露出各地工作不平衡、许多部署和要求没有完全落地见效、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5 月 8 日至 11 日、6 月 27 日至 30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全国政协“ 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 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广东、山东,深入中小学校、教育研究院等教育机构实地调研、听取意见建议,为助力重塑教研地位形象、重构教研体制机制、做好转型发展、把教研制度传统优势提升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优势贡献政协智慧。
机构:要优化不要弱化
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创新开展和有效开
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调研组的共识。
近年来,各地围绕机构设置积极实践。广东省 2020 年 5 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实施意见》,近三年来安排 1.31 亿元支持建设“ 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 269 个。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教研机构,主导推动各市、县进行教研机构改革整合,目前,全省共有市县级教研机构 181 个,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教研工作新格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委员们也注意到,伴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部分省市原本独立设置的教研机构被并入以科研为主体的教科院或以教师培训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中心及教育学院,成为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机构整合后的教研员,承担了大量非教研职责的工作任务,影响了教研员向中小学提供专业指导服务,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研工作。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没有设置国家级教研机构,导致国家级教研和省级教研之间基本断档,省、市、县级教研机构设置五花八门,功能基本雷同,定位模糊不清,整合力度不够,区域性差异也十分显著。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孟晖认为,应持续完善五级教研工作体系,统一标准、强化职能、加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为开展教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
“ 虽然教研没有‘ 国家队’ ,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教研工作提供了底本和基本素材,要使其成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整合国家、省、市、县、校数字化教研平台,充分调动全国优秀教研
第 1 页 共 3 页
力量,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内容持续更新,不断完善提升,实现共享效益。 ”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丛兵表示。
“ 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教研机构的功能和定位,强化省、市级教研机构统筹力,强化教研部门在各级教科院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鼓励各地组建面向区域整体发展的教研共同体,解决本区域层面整体发展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缩小区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X委书记王成斌建议。
在与广东、山东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沟通中,“ 督导” 一词被频繁提及。大家都认为,将教研工作列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范畴,通过督导评估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对教研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十分必要,可以有效保障教研工作的开展。
为此,2021 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把教研体系建设纳入对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把教研队伍配置情况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的九个指标之一。山东省也将加强对教研工作的专项督导、强化督导结果运用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力图通过优化——“ 回头看” ——再优化的方式不断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切实提升基础教育发展质量。
队伍:要强标准也要保发展
教研员是做什么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在教学层次定位教研员,突出教研员的服务功能,服务于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教育决策。但事实上,随着基础教育进入以内涵发展提升质量的新阶段,教研员不但要发挥教学的作用,更要发挥教育的作用,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教学的引领者和学校教育的变革者。”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叶文梓如是说。
颇为尴尬的是,一面是时代对教研员专业能力素质和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一面却是教研员专业标准的长期缺失。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教研员,教研员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专业标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