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政协报/2023 年/9 月/26 日/第 008 版特别报道
爱侨护侨安侨心 助力侨企大发展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视察组围绕“ 云南省侨资企业发展情况”
开展重点视察综述
本报记者 董荣蓉
核心速读: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助力实现我省“ 3815” 战略发展目标,根据 2023 年省政协X组工作要点安排,2023 年 3 月至 5 月,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侨胞代表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视察组,由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带队,分别赴昆明市、昭通市、玉溪市、普洱市和丽江市等地开展重点视察。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收集材料等形式,在全面掌握和了解我省侨资企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视察组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我省侨资企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彰显区位优势 注入发展活力
长期以来,我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汇聚侨智、侨资、侨力,吸引国际知名华商在云南
投资兴业,为云南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
视察组了解到,从 1984 年第一家侨资企业落户云南至今,经过 40 年的发展,正大集团、泰国 TCC、印尼力宝、上好佳食品、金光集团、积大药业、贝泰妮生物科技等一大批知名侨资企业相继在云南落地,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省比邻缅甸、越南、老挝三国,内接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四省(区) ,多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南已逐步成为侨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云南的开放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作为我国第五大侨乡,云南侨务资源丰富,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侨务资源优势,发挥南博会、东盟华商会、云南同乡联谊会等平台作用,以侨为桥、以侨引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吸引了大量侨资企业来云南发展。
同时,我省紧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促进侨资企业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能源和资源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紧盯产业链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精准开展产业链链式招商,推动了侨资企业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有效衔接、耦合配套。
视察组在视察中还了解到,近年来,曲靖市充分发挥绿色水电资源优势,持续推动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加快硅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和重点企业引进,不断发展壮大绿色硅光伏产业生态圈,加快建成引领行业发展、名副其实的“ 世界光伏之都”,已吸引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商信义集团投资当地光伏产业;玉溪市围绕把卷烟及配套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目标,吸引云南红塔塑胶有限公司、云南新兴仁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侨资企业投资卷烟包装生产; “ 左手咖啡右手茶”,普洱市着力打造以普洱茶、咖啡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吸引了爱伲咖啡有限公司、澜沧裕岭—古茶园开发有限公司等侨资企业落户普洱市;丽江市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引入丽江晶玺希尔顿酒店、丽江财祖度假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等侨企助力旅游业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少侨企也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并留在他国发展创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批人中的大部分又选择学成归国发展,他们进入不同行业,参与国家建设。这些新侨受教育程度高,视野开阔,
第 1 页 共 3 页
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拥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在化学、生物基因工程、电子科技、金融、医药等
领域有专长,成立的企业具有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
视察组在视察过程中还了解到,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走产品专业化路线,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提升,公司目前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之一。而泰国孔敬欧阳语言学校在丽江设立孔敬欧阳语言学校中泰教育合作交流中心,所开展的专业泰语教育教学,已累计送出数千人到泰国学习和交流,为融入和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投资能力有限 创新能力不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视察组也发现,侨资企业在滇发展还面临 4 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侨资企业发展基础较弱。视察组指出,“ 后发展” 和“ 欠发达” 仍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业经济规模较小、结构优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存在短板,许多产业层次偏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大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工业化程度还较低。对外商投资尤其是侨商而言,存在园区载体功能弱,项目用地、物流成本高,人才支撑、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外商投资优势不明显,吸引力不强。我省招引侨资工作与广东、福建等侨务大省相比差距较大,全省侨资企业总体呈现小、散、弱的特点,普遍规模偏小,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受地理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影响,部分远离省会城市的州(市)引进侨资工作相对滞后。
二是侨资企业产业结构不均衡。我省侨资来源地较为单一,以港澳资金为主。近年来,南亚、东南亚国家中,只有新加坡、泰国保持着对云南的投资。侨资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恒隆集团、雅居乐、TCC 等一些投资规模较大的侨企更多投资在房地产、酒店等项目,一产业的农、林、牧、渔吸引侨资较少。云南虽然是全国第五大侨乡省份,海外华人华侨约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