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珠海特区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5 版要闻
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第十届珠海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
报告
——2024 年 1 月 29 日在政协第十届珠海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珠海市政协主席 王开洲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届珠海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3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23 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市政协工作情况汇报,陈勇书记、黄志豪市长牵头领办重点提案,批阅政协重点课题调研报告,出席政协重要活动,为人民政协履职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行ZZ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政协的组织优势和政协委员的影响显著提升,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政协力量。
一年来,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思想ZZ引领得到新加
强。
我们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ZZ属性,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引领社会各界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学习制度,组织开展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X组会、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等集中学习
63 场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X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重要思
想,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服务珠海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的总要求,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建章立制。高质量举办市政协机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研讨交流,班子成员带头讲X课。落实“ 四下基层” 工作机制,深入开展“ 解剖式” 调研,形成 10 份调研报告。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推动成果转化落实。检视整改问题 9 个,建立完善制度机制 3 项。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办成惠民利民实事 26件。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扎实成效。
积极搭建政协特色思想ZZ引领平台。深入开展“ 委员大走访”,确保“ 两个全覆盖” 落地落实。把委员系统培训纳入本届政协五年工作安排,将委员学习融入日常履职全过程,举办 5 期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委员和机关干部 400 余人次。打造“ 书香政协· 悦读珠海”“ 委员讲坛” 等学习品牌,举办活动 16 期。一次次的走访联系、学习培训、交流思想,用总书记重要思想引领广大委员,让委员们达成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工作部署,在服务珠海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政协新担当。
聚焦产业攻坚和民生福祉建真言。紧扣市委工作部署,选定 8 个重点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
第 1 页 共 4 页
展广泛协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出 60 余条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务实可行的参考。紧扣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协商议政,提出构建家电产业智能化发展体系、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激发企业家创新动力、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等建议,围绕盘活低效工业用地、5.0 产业新空间配套建设、打造特色海洋渔业、发展预制菜产业、优化青年人才环境等开展民主监督。紧扣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立足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提出全面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的 15 条意见建议。紧扣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提出促进港澳居民投入大湾区建设、吸引港澳青年来珠就业创业、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等一系列建议。围绕文化强市建设,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编纂出版《珠海文史》第三十一辑和《珠海历史名人》第三卷。锚住群众所急所盼发声发力,围绕提升就业服务、农村水系连通、老旧小区改造等收集社情民意,开展监督视察,助力政府决策优化和实施。
聚焦“ 百千万工程” 出实招。积极组织委员围绕“ 一号工程” 建言献策,提出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现代种业等提案 19 份,壮大年鱼经济等建议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回应和落实,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重点围绕海洋渔业、水产种业发展,协调广东蓝色种业有限公司与我市国企合作,推动“ 蓝色种业产业园” 顺利开工。切实把联系点作为责任点,深入斗门盖山村和阳江市新洲镇调查研究,积极协调政协系统资源向当地特色产业、公共服务设施汇聚,组织委员开展“ 6· 30” 捐款,解决了盖山村X群服务中心、新洲镇主干道路灯安装等一批民生项目的资金缺口。
聚焦市委专项工作部署见行动。发挥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向各区推荐产业项目 20 个,其中 7 个项目顺利落地。落实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重点企业机制,深入企业走访 157 次,协调解决问题 45 个。开展“ 绿美珠海· 委员在行动” 系列活动,建成两片“ 政协委员林”。深入村居开展创文督导 39 次,督促整改问题 116 个。组建 5 支专项督导小组参与全市机关作风整顿攻坚行动,开展专项督导 40 多次。积极参与信访包案工作,协调督导处置信访案件 26 件。
全市政协系统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协商建言,在加快推进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征
程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
一年来,我们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守正创新干出政协工作新风貌。
积极探索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新机制。以界别为载体建成 8 个委员工作室,制定《珠海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暂行管理办法》,打造“ 珠事好商量” 品牌,有力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全年开展各类协商活动 90 余次,开展送医疗、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史志愿服务活动 22 次,为 2 万余名中小学生免费开展视力筛查,通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增进委员同群众的交流互动,努力让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自己身边。
积极探索委员知情明政新渠道。创新“ 政情通报会” 组织形式,围绕“ 4+3” 产业集群发展等热点举办了 4 期活动,积极推动协商交流“ 从机关走进项目现场”“ 从内地向港澳延伸”。邀请委员和政府职能部门举办 7 期“ 委员会客室”,共同探讨健康珠海等热点话题。组织委员参加市直部门立法论证、重大政策征求意见等活动,推荐委员担任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咨询专家、评委。委员们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座谈、专题调研、协商建言,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再认识,不断提升把市委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到履职工作中的ZZ责任感。
积极探索提案协商新模式。紧扣“ 提案办理质量年” 主题,在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提案工作实效和水平。加强提案选题和重点提案培育,引导委员深入挖掘“ 百姓提案”,探索开展提案并案处理,推动提案从“ 数量型” 向“ 质量型” 转变。加强提案督办协商,探索建立清单式提案办理工作制度,推动提案建议落地见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