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焦作日报/2024 年/2 月/7 日/第 B05 版自然资源
述职交答卷 接续启新程
——晒一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科室 2023 年度成绩单
建设工程 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报记者 张 苗
2023 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工程科聚焦主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精彩答卷,共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5 个,建设工程规划土地核实意见书 21 个。
实现市政公用服务接入需求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联办理,将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接入需求提前至工程建设许可阶段, 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联办理。 目前,已为金立方大厦等 4 个项目办理手续。
实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施工许可证并联办理,为山阳区第二消防站等项目同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实行工业项目许可告知承诺制,通过承诺制为河南平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此外,对市政管线类工程项目实行“ 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并联审批、统一出件”。目前,为建设路(汽运北院家属院)分支供热管网工程等 3 个项目办理手续,完成了 2023 年度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项目公开招标及系统更新维护工作。
村庄规划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张 苗
2023 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村镇规划科聚焦中心大局,紧扣本职工作,多措并举加强镇村规划管理,不断提高镇村规划管理质量和水平,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优化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要求各县(市、区)结合“ 三区三线” 成果和《河南省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进一步优化完善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截至目前,各县(市、区)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成果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纳入总体规划中同步报批。
提升村庄规划编制质量。 该科认真梳理村庄, 对现有村庄规划成果进一步优化提升, 2023 年,全市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1399 个,其中 136 个村通过规划评审,规划编制率达 98.6%,编制率居全省前列。
2023 年 5 月,组织召开乡村规划委员会制度建设观摩会,加快推进完善各县(市、区)乡村规划委员会运行机制,规范村庄规划建设。全力推进我市村庄建设边界划定工作,确保边界划定成果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用地需求。
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入画来本报记者 张 苗
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省首家通过省级终验,编制完成《焦作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规范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2023 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绘新卷。
持续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完成修武崔庄一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矿山面积 3485 亩;编制《我市“ 十四五”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
注重规划引领, 坚持绿色发展。 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编制完成 《焦作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 》。
助力乡村振兴,有序开展国家和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对我市两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
第 1 页 共 3 页
合整治试点对标对表进行梳理自查,并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学习借鉴“ 千万工程” 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探索推进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此外,组织武陟、沁阳、博爱、修武和高新区共五个批次的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复核工作,全
市新增耕地面积 9.96 公顷。
地矿保护 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本报记者 张 苗
2023 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强化地质灾害风险防范,过去一年我市未发生一起地质灾害人员伤亡事故,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拉网式排查。排查确定隐患点 97 处,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 97 份、避险明白卡 375 份、防灾预案表 97 份,并向各县(市、区)政府下发目标告知书,去年共巡查排查 5500 余点次。
全部地质灾害点建立管理档案, 明确防灾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组织实战化演练, 修订完善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印发《焦作市 2023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去年各县(市、区)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 48 场、培训 46 次。
创新开发和更新升级“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 APP,实现信息查询、定位导航、电话拨打、短信群发等功能。主动向上对接,为 6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免费加装 15 套在线监测设备。坚持全覆盖管理,确保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传达到各级有关人员。会同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7 期。
矿权管理 做好矿山开发利用统计本报记者 张 苗
2023 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权管理科严格贯彻实施矿权管理新政法规,聚焦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