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衡水日报/2024 年/2 月/25 日/第 001 版
去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交出亮眼“ 成绩单”
记者 段文雅
本报讯(记者段文雅)粮食生产实现“ 二十连丰”、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果蔬 3.16 万亩、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元及以上的村占比 74.1%⋯⋯刚刚过去的 2023 年,我市锚定现代农业强市目标,统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等工作,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优。
“ 粮袋子” 充盈,“ 菜篮子” 丰富。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去年以来,我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粮食再获丰收,新建生猪、肉羊、肉鸡规模养殖场 16 家,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 458 家。同时,全市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建成桃城区设施园艺产业园、深州舜成、武邑绿园和紫祥、饶阳众瑞等一批高品质果蔬基地,新增“ 万元田” 2.03 万亩,4 家经营主体被国家蔬菜标准中心认定为国家蔬菜标准基地;种苗繁育能力也持续增强,培育规模化种苗基地 40 余家,蔬菜年育苗能力达 8亿株,较 2022 年增长一倍;果蔬产品进京入津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全市蔬菜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 7%,高品质果蔬产品成功打入天津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我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与省内外 44 家科研院所和 10个国家级、12 个省级农业产业创新体系首席专家开展合作,建立技术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