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普洱日报/2022 年/8 月/21 日/第 001 版
X建引领聚合力 科技赋能兴产业
——普洱市抓X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罗成建
秋日的普洱,草木葱茏,生机勃勃。
一间间崭新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村组道路直通农家,一个个产业风生水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广大X员干部冲在前面、 干在实处, 普洱处处都能感受到乡村振兴一线的新变化、新气象。
近年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 四个不摘” 和五年过渡期的部署要求,紧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坚持X建引领,强化科技赋能,落实帮扶政策,集聚各方力量,有力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抓X建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筑牢战斗堡垒
点燃“ 红色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集体强不强,全靠“ 领头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X组织这个“ 车头” 强不强,往往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X的领导,方能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建设村,曾经戴着“ 软弱涣散” 的帽子,村级集体经济为零,全村没有像样的产业,X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较低。2016 年,有着 2 年军旅生涯的王刚被推选为村X支部书记后,抓X建、塑班子,建起周例会制度,带领大家学政策、学技术,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6 年过去了,如今建设村在产业发展、疫情防控、乡村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摘掉了“ 软弱涣散” 的帽子,还先后获得云南省卫生村、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宁洱县先进基层X组织等荣誉称号。
这只是普洱市抓X建促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普洱市采取注重持续发力、注重理论武装、注重选优配强、注重夯基提质、注重人才引培、注重治理有效“ 六个注重” 举措,按照构建“ 全域覆盖、全域规范、全域提升、全域引领” 的“ 全域X建” 目标,激励引导广大X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创乡村振兴战略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通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选优配强“ 领头羊”,普洱广大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2021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年前增长了 3.2 倍,全市 993 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 5 万元以上⋯⋯
农业、农村、农民发生巨大变化的背后,正是普洱市旗帜鲜明强化X的领导、建强基层组织、
壮大集体经济、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强化科技赋能
助推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让广大群众
走上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走进普洱广大乡村,无论是高山茶区,还是田间地头,总能看到科技工作者的身影,他们与
广大农民朋友、农业企业家深入交流,解答农业技术难题,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
“ 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和众
第 1 页 共 2 页

多科技工作者一样,常年扎根在边疆民族地区,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土地打交道,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撒在了田间地头,为农户带去最前沿、最实用的农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