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会计报/2025 年/2 月/21 日/第 010 版教育现场
让学生成为“ AI 指挥官”
——汕头大学商学院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本报记者 刘海玲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会计行业,不仅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也为会计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汕头大学商学院用一场“ 人工智能+专业” 的实践,回应时代呼声。从智能财务机器人到大语言模型助力课程教学,从跨学科课程到校企联合实验室,汕头大学商学院的探索不仅为会计教育注入活力,更为行业输送了一批“ 技术+专业” 的复合型人才。
“ AI+会计” :跨学科融合的破局之道
“ 过去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记账、算账、报账。但未来,他们的核心能力将转向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战略决策支持。” 汕头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龙月娥表示。
随着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在财务流程中的普及,发票录入、凭证生成等重复性工作逐渐被 AI 接管。“ 人机协同” 将成为未来会计工作的常态——AI 处理数据,人类聚焦高阶分析与决策。
“ 未来的会计人才必须兼具专业知识和数智技能。只会做账的‘ 核算型’ 会计可能被淘汰,而懂 Python、能挖掘数据价值的‘ 分析型’ 人才将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 龙月娥说。
“ 与其抗拒 AI,不如让它成为教学的‘ 神助攻’ 。” 龙月娥的这句话,道出了汕头大学商学院的教育理念。
一是课程改革,从 Python 必修到“ 三层递进”。
2018 年,汕头大学商学院启动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商科” 人才培养计划。 课程体系分为三层。基础认知层,开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导论》《Python 数据分析基础》等课程。《人工智能与大
数据导论》介绍 AI 基础概念、发展历程与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潜在价值;《Python 数据分析基础》讲授计算机基础语法、数据结构及处理库的使用。这些课程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打破学生对技术的陌生感。
技术应用层,开设《Python 财务数据分析及应用》《财务管理与 Python 实现》《智能财务决策》等课程,通过实际案例,教学生用 Python 处理财务数据并进行数据价值挖掘与分析;将 Python 融入财务管理各环节,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会计业务的自动化处理等。这些“ 技术+专业” 融合型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利用 AI 工具赋能会计的能力。